往年的這個時候,紡織市場雖然稱不上熱火朝天,可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但今年的紡織市場到目前卻仍然啟動困難,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讓今年的紡織市場啟動困難呢? 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幾點:
1、紡織出口一般。05年我國先后與歐盟和美國簽訂了紡織品服裝備忘錄,紡織品出口有了可預見的環(huán)境,而采用分配和招標相結合的方式使出口配額“名花有主”,年初搶關出口已經沒有意義。截至2月21日輸歐十類受限紡織品的歐盟海關平均清關率為6.27%,中國海關的平均出關率為10.85%;而截至2月21日美國海關的21類紡織品平均清關率僅為3.41%。江蘇某面料出口企業(yè)反映,現在企業(yè)訂單不多,勉強能夠保證企業(yè)生產正常運營。而很多外貿公司也反映,現在公司里的詢價、打樣之類的事情比較多,但實際成交的很少。最新數據顯示,上海口岸1月輸美紡織品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1億美元,降幅36.9%,這也反映出今年以來紡織品的出口一般。
2、出口環(huán)境不樂觀。雖然我國已經與歐美簽訂紡織品協議,但今年的出口環(huán)境仍不容樂觀。(1)歐盟以中國鞋類出口商以低于國內的售價出售鞋類,將很快對進口自中國和越南的鞋類征收近20%的反傾銷稅,出口企業(yè)紛紛趕在裁決出臺之前出口貨物到歐洲,紡織品爭端的歷史或將重演。而法國方面認為中歐協議設限類別還不夠,要求增加設限范圍。(2)2月14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fā)布了一份名為《美中貿易關系:進入更大責任和執(zhí)法新階段》的報告。報告中美方措辭相當“激烈”,稱中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學徒期”已經結束,美國將讓中國為不平等的貿易做法負責。這預示著,過去美中貿易之間的摩擦很可能升級為“貿易戰(zhàn)”。(3)在中歐、中美協議之后,2月10日中巴簽署紡織品協議,設限期至08年底,此次覆蓋范圍占輸巴紡織品的60%,而中歐、中美協議也僅為30%和45.8%。從中可以看出,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國際環(huán)境仍不可盲目樂觀。
3、人民幣升值壓力。美方統計05年對華貿易逆差2016億美元,激增24.5%,美方借此發(fā)難中國匯改,人民幣升值壓力長期存在,導致國內出口企業(yè)很多長期訂單不敢接,我國紡織品的價格優(yōu)勢也逐步削弱。央行2005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顯示,2005年末我國外匯儲備為8189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89億美元,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較快增長。巨大的外匯儲備和貿易順差使國際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可小覷。
4、國際競爭加劇。由于我國的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貿易環(huán)境仍存在較多不定因素,不少國際貿易商紛紛將加工廠和訂單等轉向周邊國家。日媒體報道,在過去中國企業(yè)通過委托生產等一直發(fā)揮強勢的紡織、制鞋、玩具、電子零部件組裝等勞動集約型制造業(yè),因中國沿海地區(qū)工資水平提高,電力不足、治安惡化等,外資開始到越南、緬甸、孟加拉國去訂貨。俄羅斯《專家》周刊日前刊登文章稱,由于中國紡織服裝產業(yè)的升級,生產設備的更新換代導致中國工廠要價的提高,眾多在中國設立服裝鞋帽加工廠的俄羅斯企業(yè)開始改變戰(zhàn)略,考慮將訂單轉給亞洲其他國家或東歐。
5、生產成本較高。國內紡織服裝企業(yè)熬過了05年下半年無外單可做的艱難時期,企業(yè)或多或少受到一定損失,而國內棉紡織等各類原料價格以成本高為支點而穩(wěn)中趨升,紡織企業(yè)生產成本不斷上升。此外春節(jié)后的“民工荒”也成為眾多服裝加工企業(yè)頭疼的大問題,統計顯示,當前外對住宿、飲食、勞動環(huán)境、勞動時間等各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顯示出對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律意識增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加工企業(yè)的生產成本。數據顯示,1月份上?诎遁斆朗芟藜徔椃b產品的出口平均價格上揚,價格指數高達113.1%。其中,棉制女褲出口平均價格上漲21.6%;棉制針織或鉤編的T恤衫、汗衫、背心出口平均價格上漲80.4%;化纖制男襯衫出口平均價格上漲11.4%。
6、庫存積壓嚴重。05年下半年國內許多紡織服裝企業(yè)爭搶國內市場,許多過季產品積壓,占用大量流動資金,在當前外銷市場啟動緩慢的情況下,生產消極。而上游棉紡織企業(yè)受下游需求緩慢制約,成品庫存也有上升趨勢,資金壓力有所增大。如吳江地區(qū)很多紡織企業(yè)的中低檔服裝面料用布過去一直銷售不錯,但近期受銷售遇阻的影響,庫存急劇上升。
7、國內競爭加劇。03年至今的短短3年時間,紡織廠產能迅速擴大,國內紡織企業(yè)間競爭加劇,常規(guī)品種提價困難,企業(yè)利潤進一步壓縮。有關數據顯示,05年紡織行業(yè)平均利潤率為3%,而棉紡織行業(yè)利潤僅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