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山西路一位姓陸的織補女工告訴記者,她來南京從事街頭織補已經(jīng)十幾年了,并靠著織補在南京買了房,現(xiàn)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申請一個專業(yè)織補證,讓街頭織補成為一項正規(guī)、合法的工作,不知道能否被批準。
收過200多名徒弟
在山西路一家百貨大樓門口,陸女士的織補攤點顯得很不起眼,可是前來找她縫補的市民卻絡繹不絕。陸女士來自安徽安慶,自從1992年來南京從事街頭織補,已經(jīng)整整14年了。“我剛來的時候,南京還沒有什么人在街頭擺攤織補,也就是近幾年才多起來!标懪空f。不過,目前南京大街小巷的織女很多都是陸女士的徒弟,她說:“從1992年到現(xiàn)在,我?guī)н^的徒弟至少有200人,有不少現(xiàn)在都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從事街頭織補!
據(jù)了解,剛開始,就陸女士一人在南京幫人織補,后來,生意好了,她便把丈夫和侄女也帶過來,三人一起在山西路這家百貨大樓門口擺攤織補。丈夫何先生說,一般情況下,縫補一個洞收5至10塊錢,有的要20元,看洞的大小而定,一天下來,能保證收入100塊錢,生意好時,也能多賺一二百塊。
靠織補買了50多萬的房子
陸女士夫婦曾經(jīng)在安慶一家紡織廠工作,下崗后開過皮鞋店,直到來南京擺織補攤。剛來時,為了省房租,陸女士租住在三汊河,每天都要趕一個小時的路程才能到山西路,后來,經(jīng)人介紹,她和丈夫一起搬到水佐崗一個孤寡老人家里,不需付房租,只要每天供老人吃喝順便照顧一下老人即可。陸女士說:“那時候,我經(jīng)常想,什么時候我也能在南京買套住房,那該多好!泵棵窟@個時候,丈夫何先生便笑她說:“你別做夢了,這里的房子是咱能買得起的嗎!”
然而,丈夫越是這么說她,她越發(fā)誓要買房,陸女士說,這十多年來,她和丈夫每天早上8點鐘便開始出攤,直到晚上九十點鐘才回家,即便是雨雪天也不例外。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陸女士終于在大方巷買了一套70多平米的住房,總價50多萬。
想申請“織補營業(yè)證”
有了房子,陸女士的生活終于安定了下來,兩個兒子也都非常有出息,一個在天津讀大學,一個在上海工作!澳苡薪裉煲呀(jīng)很滿意了,我現(xiàn)在就是想能否申請一個織補營業(yè)證,讓我們夫妻倆就在這山西路擺織補攤,以此為生!标懪空f,從事街頭織補十幾年,她已經(jīng)把它當成了一份工作,城里人也需要它,為了吸引顧客,她除了縫補之外,還學習繡花,深受市民的喜愛,只是因為她沒有合法的營業(yè)證,經(jīng)常被相關(guān)部門罰款,如果能拿到一個街頭織補營業(yè)證,她就可以安心地將這份工作干下去,直到不能動為止。
記者發(fā)現(xiàn),像陸女士這樣的街頭織補攤南京還真不少,其中有不少織補工還是男性,而且,這種街頭織補的攤點在新街口、山西路等鬧市區(qū)尤其多,不少人都希望能有一個合法的“織補營業(yè)證”。
市民說法不一
對于陸女士的這個愿望,不少市民都深表贊同,一位經(jīng)常來找陸女士縫補的市民胡先生說:“她們的手藝和服務態(tài)度都非常好,收費也合理,城里人還真少不了它!焙壬硎荆m然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好了,人們穿衣服都不喜歡補,但是對于不少市民來說,如果毛衣、棉襖只破了一個小洞,扔了未免太可惜,尤其是一些價值上千元的衣服,更是舍不得扔,如果讓這個街頭織補攤正規(guī)化,市民縫補衣服也有保障。市民黃女士也表示:“這些街頭織補攤一般都擺在路邊角落,既不影響市容,也不影響交通,完全可以成為一種正規(guī)的職業(yè),何況收入又不低!
不過,也有的市民認為不應該給街頭織補合法化,家住止馬營的李先生說:“雖然街頭織補比起那些違章占道經(jīng)營要好得多,但是如果真讓他們合法化,那些街頭賣唱的藝人甚至乞丐是不是也應該頒發(fā)一張營業(yè)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