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在全國繭絲綢工作工作座談會上說,當前我國繭絲綢行業(yè)仍面臨著激烈市場競爭和諸多不利因素。
首先是國際絲綢市場依然低迷,絲綢消費沒有發(fā)生根本性改變。目前,美國經濟還未復蘇,歐洲經濟正陷入蕭條,日本經濟也在低迷中徘徊。應清醒看到,當前我國出現的絲綢產品出口較大幅度增加現象,主要是由我國國絲綢產品出口的結構變化引起的,同時因成本下降而增強了我國絲綢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促進了出口的增長。
其次是我國繭絲綢產品在國際上依然面臨著周邊國家的激烈競爭。目前,南亞、中東、非洲、原東歐、獨聯體等國家在聯合國組織、日本、韓國、法國等支持下,都在積極發(fā)展蠶桑生產。特別是印度已成為世界絲綢第二大生產國和第一大消費國,其蠶繭在世界銀行貸款以及日本的技術支持下,已能夠飼養(yǎng)二化性、用生產2A-4A級廠絲的白繭;其最終產品在意大利技術的支持下,服用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使我國絲綢產品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有數據表明,今年4-7月印度絲綢產品對美國出口增長43%,成為美國第一大絲綢進口國。
第三,絲綢產品仍受到其它纖維產品的沖擊與份額擠占。絲綢易縮、易皺特性制約著絲綢消費的增長,而在快節(jié)奏、時尚休閑的消費時代,絲綢產品面臨來自于其它纖維制品在服用性能和價位上的雙重競爭,特別是快速發(fā)展的化纖制品,以其較低的價位向絲綢產品發(fā)出猛烈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