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31日歐盟將解除對中國鞋產品的配額限制制度,從2005年開始中歐貿易將從此自由化,中國的鞋類產品將從此迎來一個新機遇。但是在解除配額限制后,包括鞋類、服裝、餐具等中國產品將面臨被特保調查的可能性。
最近從商務部獲悉,2003年4月初,歐盟根據(jù)西班牙政府和西班牙柑橘罐頭協(xié)會提出的申請,擬對中國出口的桔子罐頭首次實施WTO有限期特保調查,期限為9個月。
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承諾,某一WTO成員國進口原產于中國的商品大量增加,或因進口導致該國市場受到損害,或感覺受到損害威脅時,可以在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期間對中國產品實行有限期的特保措施。
WTO特保措施規(guī)定,當某一WTO成員國某一商品進口增長迅速,或進口增加成為致使該國產業(yè)受損的主要原因,或受到損害威脅時,可申請?zhí)乇4胧胧┯袃煞N選擇,即增收附加關稅或實行進口數(shù)量配額。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鞋類產品出口國,產品價廉物美,在國際上極具競爭力,卻一直是世界各國的反傾銷對象。近兩年來中國對歐洲出口的鞋類產品貿易額逐年增加,2002年中國鞋類出口43億雙,出口金額106.8億美元,其中出口到歐洲的比例占22.9%,與2001年相比增加了24%。
一旦有歐盟成員國提出該國制鞋工業(yè)及市場受到中國進口鞋履損害,對我國出口鞋類實行特保調查,這就意味著我國的鞋類出口不得不面臨著一定限期的特保調查,更有受到被增收附加關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