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純苧麻針織物在前處理中刺癢問題?
提問者:奧數(shù) | 瀏覽次數(shù): | 提問時間:
已有 1 條回答

郭夢瑤
2019-04-09 13:59:38
苧麻織物的刺癢感是由苧麻纖維的性質(zhì)決定的。苧麻纖維與棉、羊毛纖維相比,具有較高的干濕強度(約為棉的2倍,羊毛的5倍),其斷裂伸長率較小,但楊氏模量較大,以上特性決定了苧麻纖維的剛性大,纖維硬而挺,紡紗加捻過程中纖維與纖維之間的抱合力差,較為松散,紗線毛羽較多。
其單位面積內(nèi)織物的毛羽比棉多得多。而織物刺癢感是指織物表面由毛羽與皮膚接觸及機械作用引起的感覺,這些機械作用越大,刺癢感越嚴(yán)重。
刺癢感的強弱又取決于纖維末端與皮膚間接觸點壓強的大小,壓強越大刺癢感越大,反之則小。刺癢感也與毛羽長度及截面積大小有關(guān)。
通過上述機理分析,造成對人體產(chǎn)生刺癢感的原因是織物表面那些粗硬而又繁多的毛羽,因此解決毛羽問題是解決刺癢感的關(guān)鍵所在。
目前,苧麻織物的刺癢和手感問題常采用纖維素酶處理、化學(xué)及機械整理等方法解決。
實踐證明,通過燒毛、絲光可使毛羽大大減少,有利于解決刺癢感。如果再通過軟化劑處理并以機械作用與之配合,可使毛羽由原來的直立狀而變化成卷曲狀,使毛羽末端不能與人體產(chǎn)生接觸,從而達(dá)到減輕刺癢感的目的。
軟化工藝:織物→軟化處理→水洗→酸洗(中和)→機械摩擦。
工藝配方:軟化劑20-40g/L,溫度40℃,時間20min。水洗浴比1∶40,溫度40℃。酸中和用HAc(98%)1-2mL/L。機械摩擦30min,在轉(zhuǎn)籠式烘干機內(nèi)進(jìn)行。軟化處理及水洗、酸中和都在Q113繩狀染色機內(nèi)進(jìn)行。
軟化處理后再進(jìn)行柔軟處理。柔軟處理處方:柔軟劑A-100(含硅柔軟劑)5g/L,浴比1∶15,40℃處理10min。
相關(guān)問題
-
純苧麻面料可不可以暴曬?
1個回答
-
純苧麻面料會起球嗎?
2個回答
-
純苧麻面料易皺嗎?
1個回答
-
為什么強調(diào)TPU透明彈力帶應(yīng)用于針織物而不是梭織物?
1個回答
-
什么是針織物彈性
1個回答
相關(guān)資訊
-
什么是羅紋針織物
2016-09-28
-
針織物染整工藝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2016-09-28
-
滌綸針織物的功能性整理工藝
2016-10-11
-
提高滌氨針織物深色牢度的方法
2018-05-15
-
真絲針織物的化學(xué)整理
2018-04-28

- © 1999-2025
- 全球紡織網(wǎng)
- |
- 關(guān)于我們
- |
- 網(wǎng)站地圖
- |
- 紡織產(chǎn)品
- |
- 商鋪導(dǎo)航
- |
- 聯(lián)系我們
- |
- 投訴建議
- |
- 管理制度
- |
- 友情鏈接
- |
- 立即申請入駐
- |
- 浙B2-201101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