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絲、桑蠶絲與柞蠶絲的區(qū)別有哪些?
提問者:曉飛天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已有 1 條回答

徐飛
2020-06-22 11:53:12
一、桑蠶又名家蠶,室內飼養(yǎng),因食桑葉而得名,年產絲量10萬噸之多。柞蠶在比較寒冷的北方山區(qū)柞樹林中生長,屬野蠶種類,因食柞樹葉而得名;受野外自然界環(huán)境影響很大,年產柞蠶絲5千余噸,實屬稀有資源。
二、桑蠶絲細軟、織物薄如蠶翼、輕如紗,最適合輕薄衣料使用;柞蠶絲粗、蓬松、挺括、纖維內部組織多孔隙,又產自北方寒帶,保暖性和彈性好,是制作蠶絲被、蠶絲毯等家紡產品的首選原料。
三、兩種蠶絲同屬動物蛋白質纖維,都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但氨基酸組成差異較大,柞蠶絲素中,具有活潑基團的氨基酸(如精氨酸、天門冬氨酸等)比桑蠶絲多,柞蠶絲的丙氨酸含量為40%,桑蠶絲為30%。柞蠶絲的色氨酸、組氨酸的含量是桑蠶絲的5倍。故柞蠶絲中肽鏈的彎曲和纏結程度比桑蠶絲大,這就使柞蠶絲的延伸度和彈性都高于桑蠶絲,柞蠶絲的吸濕性也遠大于桑蠶絲,因此,柞蠶絲與人體肌膚有著更好的親和性。
四、由于兩種蠶繭生長環(huán)境不同,防紫外線效果不同。國際野蠶學會對兩種蠶絲測試:柞蠶絲防紫外線效果是桑蠶絲的3.5倍。抗菌性方面,試驗表明:在相同條件下,柞蠶絲更優(yōu)。
五、柞蠶絲的內部結構比桑蠶絲要復雜,它的繭絲各個細纖維之間都有一定的空隙(毛細孔),位于纖維的中心的空隙較大,相當于空心的,就像牦牛的絨毛一樣,這是桑蠶絲所沒有的,其孔隙率為桑蠶絲的2倍,其“呼吸”更強,比重更小。這種構造,就預示著柞蠶絲的透氣性、吸濕性、調節(jié)溫濕度的功能更強(冬暖夏涼),而且更輕、更蓬松,更適合做被品。
六、桑蠶的優(yōu)等繭是用來做白廠絲,做真絲面料的,受成本價格因素影響,不可能用來做蠶絲被之類的產品。那些絲廠里不能用的次等繭,如黃斑繭、雙宮繭、破繭、薄繭等等,在絲廠就是廢品了,它們可以加工成蠶絲綿兜、用來做蠶絲被、蠶絲棉襖、蠶絲睡袋等等蠶絲制品。既然是次繭,那么大家可以想象繭子的顏色、蠶蛹的健康肯定不會很完美。在實際買賣中,加工使用中的綿兜,如果沒有經過漂白柔軟處理的話,應該是略帶微黃,偶爾有些小黑點或黃色碎末。而柞蠶絲具有其它纖維所沒有的天然淡黃色和珠寶光澤,自然柔和,日本消費者就尤其喜愛這種天然、野生、本色的產品。即使經過漂白柔軟處理,也是選用安全環(huán)保的助劑,經檢測,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蠶絲被》標準要求,對人體絕對無害的。
相關問題
相關資訊
-
桑蠶絲與柞蠶絲的鑒別方法
2024-01-08
-
柞蠶絲和桑蠶絲的區(qū)別 柞蠶絲和桑蠶絲哪個好
2024-01-08
-
柞蠶絲與桑蠶絲的區(qū)別
2024-01-08
-
柞蠶絲和桑蠶絲有什么不同
2024-01-08
-
柞蠶絲被好嗎 柞蠶絲被和桑蠶絲被有什么不同
2019-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