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服被染色怎么洗?
                        提問者:南北向   |   瀏覽次數(shù):    |   提問時間:
已有 1 條回答
                                                                泥土味
2019-01-17 14:12:40
如果染色面積較小時,可以將防寒服放入盆中,污漬部位貼盆底,用彩色衣物色漬凈(600g規(guī)格)瓶蓋量取1/4瓶蓋(10克)彩色衣物色漬凈和1/4瓶蓋(10克)衣領(lǐng)凈,倒在污漬處,用衣物其他無污漬部位蓋住污漬,防止風(fēng)干,靜置2小時,漂洗干凈。若2小時后仍有污漬未去除,可延長靜置時間至過夜。
如果染色面積較大時,首先用洗衣液洗凈衣物,然后,往盆中倒少量水(約0.5升),用彩色衣物色漬凈(600g規(guī)格)瓶蓋量取彩色衣物色漬凈、衣領(lǐng)凈各1.5瓶蓋(各60克)加入水中,攪勻。放入衣服浸泡過夜,漂洗干凈。切記水量宜使衣服剛濕透,彩色防寒服色漬凈和衣領(lǐng)凈用量根據(jù)水量相應(yīng)增減。若浸泡過夜后仍有色漬未去除,可繼續(xù)延長浸泡時間。
小編提醒大家彩色衣物色漬凈不適用于易褪色衣物、干洗衣物,使用時避免接觸衣物上的金屬紐扣、拉鏈、金屬飾物等,避免陽光直射。
清洗防寒服最高清洗溫度30°C,盡量避免機(jī)械處理和脫水,正常沖洗。禁止使用含氯漂白劑。禁止熨燙或蒸汽處理。禁止干洗或用洗滌劑去污。禁止?jié)L筒甩干。儲存注意將防寒服存于原包裝內(nèi),置于干燥處,遠(yuǎn)離陽光照射。去漬浸泡
為了讓防寒服不變形,不留下水漬,要用吸水性較高的棉質(zhì)品(如大毛巾、小棉毯等)來幫助吸收水分。將已洗涮的防寒服平展于臺案上,表、里兩面都墊上大毛巾,袖筒里也要塞上大毛巾。再把防寒服連大毛巾卷成筒狀擠壓,使防寒服的水分滲入吸水物中。反復(fù)幾次直到水分?jǐn)D完為止。然后將防寒服的衣領(lǐng)、袖子、前門襟等部位鋪展持順,架在衣架上,懸掛于背蔭通風(fēng)處晾干。
相關(guān)問題
- 
                            防寒服棉芯洗亂怎么辦?
                            
1個回答
 - 
                            男式防寒服如何清洗?
                            
1個回答
 - 
                            防寒服哪個品牌的好?
                            
1個回答
 - 
                            什么是防寒服面料?防寒服面料成分是什么
                            
1個回答
 - 
                            防寒服面料有什么特點?
                            
1個回答
 - 
                            羽絨服,防寒服怎么清洗?
                            
1個回答
 
相關(guān)資訊
- 
                            防寒服和沖鋒衣的區(qū)別
                            
2018-01-03
 - 
                            加厚防寒服內(nèi)膽采用什么面料?
                            
2024-01-08
 - 
                            怎么看防寒服面料的密度?
                            
2024-01-08
 - 
                            沖鋒衣和防寒服有什么區(qū)別?
                            
2024-01-08
 - 
                            純棉面防寒服如何清洗 防寒服的清洗方法
                            
2019-03-13
 
    
    
    
    
- © 1999-2025
 - 全球紡織網(wǎng)
 - |
 - 關(guān)于我們
 - |
 - 網(wǎng)站地圖
 - |
 - 紡織產(chǎn)品
 - |
 - 商鋪導(dǎo)航
 - |
 - 聯(lián)系我們
 - |
 - 投訴建議
 - |
 - 管理制度
 - |
 - 友情鏈接
 - |
 - 立即申請入駐
 - |
 - 浙B2-20110117-10